在工业废水处理、市政供水净化、循环水系统运维等场景中,聚合氯化铝(PAC)作为高效絮凝剂,其投加精度与稳定性直接影响水质达标率。
PAC加药装置作为这一核心工艺的“执行者”,通过自动化控制实现药剂的精准溶解、计量与投加,成为现代水处理系统至关重要的“化学魔法师”。

一、智能溶解:从固态到液态的精准转化
PAC加药装置的首要功能是将固态PAC按工艺需求转化为均匀溶液。某化工废水处理项目采用干粉投加系统,通过螺旋给料机将PAC粉末定量输送至溶解罐,配合高速搅拌器以300rpm转速混合,仅需15分钟即可完成5%浓度溶液的制备。该装置配备液位传感器与浓度监测仪,当溶液浓度偏差超过±0.5%时自动调整进水量,确保药剂活性成分稳定释放。相比人工配制,智能溶解系统使药剂利用率提升20%,同时避免因浓度波动导致的絮凝效果不佳问题。
二、精准计量:微克级投加的工业艺术
在市政供水厂深度处理工程中,PAC投加量需精确至0.1mg/L级。某加药装置采用电磁流量计与质量流量计双冗余设计,结合PID控制算法,实现投加量动态调节。当原水浊度从50NTU突增至200NTU时,系统可在30秒内将PAC投加量从15mg/L提升至40mg/L,确保出水浊度稳定在0.5NTU以下。某钢铁企业循环水系统通过安装在线pH计与电导率仪,将PAC投加与水质参数联动,使药剂消耗量降低18%,年节约成本超百万元。
三、全流程防护:延长设备寿命的科技屏障
针对PAC溶液的强腐蚀性,加药装置采用316L不锈钢药箱、UPVC管路及氟橡胶密封件,构建三级防腐体系。某石化废水处理项目在装置中加装超声波防堵装置,通过20kHz高频振动清除计量泵进口滤网沉积物,使设备连续运行周期从72小时延长至30天。同时,智能冲洗系统可在每次投加结束后自动注入清水,防止管路结晶堵塞,某电力电厂循环水系统应用该技术后,计量泵故障率下降75%。
从智能溶解到精准投加,从动态响应到全流程防护,PAC加药装置通过机械、电气、控制技术的深度融合,将化学絮凝工艺的稳定性提升至新高度。在“双碳”目标驱动下,新一代装置正集成AI算法与物联网技术,实现药剂投加与水质变化的实时匹配,为工业水处理提供更高效、更经济的解决方案。